德国第六集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正是这场战斗让它在历史上声名赫赫,但也最终使它走向了灭亡。最初,它曾是德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人数高达33万,装备着500辆坦克,曾在战场上屡屡获得辉煌的战绩。然而,最终它的命运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走到了尽头。
第六集团军的前任指挥官赖歇瑙,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他曾在基辅会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1940年,随着德国对法国的进攻需要,德国军队对其军团进行了重组,最终诞生了赫赫有名的第六集团军。最初时,第六集团军的兵力非常强大,拥有四个步兵军和一个装甲军,编制中包括了12个步兵师和两个装甲师,实力雄厚。
到了1942年7月,保卢斯将军带领第六集团军对斯大林格勒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很快,德军就遇到了苏联第62集团军的抵抗,然而,德军的优势力量迅速展现出来,62集团军在短时间内便几乎被彻底消灭。德军的势头看似不可阻挡。
展开剩余77%然而,在1942年7月28日,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签署了第227号命令,誓言“决不后退一步”。此命令一出,苏军士气高涨,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后退就是死亡,后退就意味着国家的毁灭。在这份命令的激励下,苏军士兵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上拼死顽抗。
德军在1939年到1941年间所积累的强大军事力量令人惊叹,步兵、坦克和火炮的装备一度堪称世界顶尖。甚至在巴巴罗萨计划发动前,德军的装备就已达到令人望尘莫及的地步。每个步兵师的装备都极其奢华,几乎可以说步兵的每一名士兵都拥有丰富的武器装备。然而,这些优势在斯大林格勒的城市战斗中变得无济于事,德军的坦克在城市巷战中完全无法发挥其优势,反而成为了苏军反坦克炮的主要目标。
1942年8月23日,德军终于突破了斯大林格勒的外围防线,并成功进入了城市郊区。随之而来的是数百架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连伏尔加河也在火海中燃烧起来。然而,尽管德军在空中和地面上都展开了强势进攻,他们很快发现,原本在开放战场上无敌的武器装备,在紧张复杂的城市战斗中却失去了往日的威力。战斗在每条街道、每栋楼房之间展开,德军陷入了持续的消耗战。
此时,德军的形势已经逐渐恶化。苏军开始了精心准备的反攻。1942年11月19日,苏军展开了震撼人心的“天王星”行动。叶列缅科、瓦杜丁和罗科索夫斯基分别率领来自不同战线的军队向德军展开最后的围攻,近2000门火炮同时开火,数万枚火箭弹如雨点般倾泻向德军阵地。
德军第六集团军的指挥官保卢斯坚决拒绝了苏军的投降要求。然而,随着苏军的合围圈逐渐收紧,德军的情况变得愈发危险。保卢斯试图向希特勒请示投降,但希特勒的回答始终是“坚守阵地”,并将保卢斯晋升为元帅。然而,这一决定对于已经被重重围困的保卢斯来说,几乎等同于将军团送上绝路。
当苏军的先遣队突破德军的最后防线并进入保卢斯的指挥所时,保卢斯终于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举起了白旗投降。希特勒得知这一消息后大为愤怒,认为保卢斯本应选择自尽,而不是向敌人投降。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终以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彻底覆灭告终。此役不仅消灭了15万德军,还俘虏了9.1万名士兵,其中包括24名将军。
这一胜利也为苏联带来了巨大的战略意义。战后,丘吉尔曾回忆道:“保卢斯的投降以及第六集团军的覆灭,给德军的士气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这一成就无疑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德国军队的装备在战争初期的确十分强大,但随着战局的变化,德军逐渐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德军进攻苏联的过程中,面对寒冷的冬季气候以及战斗环境的恶劣,他们的装备和士气遭遇了巨大的损失。苏军则趁机反扑,最终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场胜利不仅改变了战局,也为苏联、甚至整个反法西斯联盟带来了希望。
发布于:天津市欣旺配资-可靠配资平台-配资炒股之家-股票日内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