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3日)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
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
80年前的今天,也是厦门的“胜利之日”
——胡里山炮台的“克虏伯大炮”击沉日舰
首开中国战区击伤日本军舰的辉煌战绩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鹭岛烽火录”系列正式开启
带你回望厦门山海之间,寻访鹭岛抗战印记
忆峥嵘岁月,致敬“最可爱的人”
“鹭岛烽火录”首期
展开剩余85%让我们一起走进厦门胡里山炮台
这里的“克虏伯大炮”不仅是“世界古炮王”
更是当年中华民族浴血御敌的见证者
来这里,感受这座城市不屈的抗战记忆
厦门胡里山炮台“克虏伯大炮”
来到胡里山炮台,许多市民游客就是冲着这门威风凛凛的“克虏伯大炮”而来,它是胡里山炮台的标志性景点,被称作“世界古炮王”,经国家文物局鉴定为“世界现存十九世纪制造的最大、完整保存在炮台原址的后膛海岸炮”。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胡里山炮台的“克虏伯大炮”曾是抗日战争的一员“猛将”。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对厦门的侵犯愈来愈频繁,日本军舰肆无忌惮地在厦门港口进进出出,形势越发严峻。1937年9月3日,日本海军驱逐舰“羽风”“若竹”等3艘舰船来犯,炮火隆隆,转眼之间,白石、胡里山炮台和曾厝垵海军机场湮没在硝烟中。
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轰!”厦门守军马上反击,打响第一炮。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克虏伯大炮”重达170公斤的穿甲爆破弹像脱了弦的利箭,准确拦腰击中日军若竹型驱逐舰13号,其主炮和鱼雷发射器全部被摧毁,敌舰水兵当场死伤21人,遭到毁灭性重创的若竹型13号舰的浓烟滚滚,失去了战斗力。“克虏伯大炮”首开中国战区击伤日本军舰的辉煌战绩,日本另两艘军舰见势不妙,马上掉头就跑。
“克虏伯大炮”的威名传到了东南亚,侨胞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在如雪片般纷至的祝捷电报中,也有时任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的陈嘉庚先生的一封。他说:“敌视厦门为囊中之物,肆扰无忌,传三日来攻,已为黄师击退,全侨感奋。”
参观完“克虏伯大炮”,还可以前往击沉日舰史料馆,这里原本是日军侵占胡里山炮台后建造的榴弹炮阵地,于2006年改建成击沉日舰史料馆。利用影雕这种具有闽南特色的雕刻形式,将当时中日双方对击沉日舰这一事件报道及相关图片内容展示给大家。击沉日舰史料馆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
香港《南华日报》1937年9月7日报道击沉日本“箬竹”型驱逐舰的经过。
辉煌战果争相报道
1937年9月4日《福建民报》
1937年9月4日《国华报》
1937年9月4日《新闻报》
1937年9月4日日本《朝日新闻》
1937年9月5日香港《南华日报》、《大公报》
1937年9月5日《华宇晚报》
1937年9月6日《星中日报》
1937年9月6日香港《工商日报》
1937年9月6日日本《江声报》
1937年9月6日英文报纸《中国邮报》
1937年9月11日《星中日报》
1937年9月16日《越华报》
盛京时报
新闻报
江声报
大公报
让我们带着这份铭记
将爱国主义的火种代代相传
让伟大的抗战精神
在新时代焕发出更炽热的光芒
关注厦门文旅融媒体
持续为你更新“鹭岛烽火录”
来源:厦门胡里山炮台、思明多彩滨海
编辑:陈振
发布于:北京市欣旺配资-可靠配资平台-配资炒股之家-股票日内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